看到了這篇文章
其中我對於all or nothing 提出了評論;原因是在生物領域裡,有all or none的說法,而你可以很輕易的在線上字典裡找到很多解釋,但不外乎是:The principle that the strength by which a nerve or muscle fiber responds to a stimulus is not dependent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timulus. If the stimulus is any strength above threshold, the nerve or muscle fiber will either give a complete response or no response at all.--From The American Heritage Stedman's Medical Dictionary (2002)
至於 all or nothing則是:1. risking everything 2. accepting no compromises--From The Penguin English Dictionary(2000)
若翻成中文就字面而言,兩者都看似皆是全有或全無;若就引申義來說,all or none有"全有或全無"因為沒有達到下限(threshold)就沒反應;而all or nothing就英文上的第二個解釋,則是"無法妥協"。
究竟作者本意是哪一個呢?全有或全無?還是無法妥協?
如果是指"全有或全無"那應該只能用all or none吧!
有時語言上的困難,恐怕是用字上的精準,特別是不是自己的母語(有時是母語也很難);在閱讀教科書時,遇見了很多新單字,但一查之下,發現和平時自己所用的一些字相同,但在作答上,卻只能用該單字,看似不合理,卻發現多少會有差距。
所以若可以,盡量避免在用語中出現2種以上的語言←我曾經被中文系同學批評過這點。因此除了專業的術語和一些我很難表達成中文的用詞,我都使用最白話的中文;一來避免讀者解讀上的錯誤,二來我也覺得文章夾雜著英文很奇怪(就像曾有同學希望用中文回答物理和化學考卷,我聽到後只有吃驚,因為這樣又何必出國唸書?另外,老師也看不懂啊!XD)
有時我很懷疑以前自己讀國文課本和參考書時的注釋,究竟是如何去理解作者的心境?也許只是譯者有意而作者無心啊!
p.s.文章的作者想必念了很多古文,他用字都很好,精、準、短(不像我是用白話文長篇大論,卻不知所云)另外,邏輯、視野和用詞沒關係吧!該找外文系同學評評看,究竟all or none和all or nothing是怎樣?
Thursday, March 16, 2006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2 comments:
所引文章的作者是念法律的,文字精準是一定要的啊~哈!
我覺得跟念很多古文沒關係。主要是思維邏輯跟掌握語言表達的能力。
(中文系念很多古文卻未必人人表述清晰:p)
是這樣嗎?
我覺得有差別,多念古文,思維也會改變;用字上都會有差。
不像我現在只有白話文的爛水準,連中文很多都說不清楚XD
考完解剖學,腦中還是一堆名詞轉來轉去;我想我已經沒有古文細胞了Orz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