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June 30, 2006

Vanity fair

在看Vanity fair時,我不禁想著許多的問題;最後一一得解答。
只是,有個奇怪的理論出現了:與其守著自己愛的人,不如和很愛你的人在一起。
當然,這理論的背景,是因為愛情與麵包不能兼顧的情況下;與其爲了愛情餓肚子,不如享受優越的生活和很愛你的人。
You can live without love but cannot live without bread.
這是之前和Ami的談話中,得出的一個結論。
不過,我想以今日的社會,大多數的女性都能自食其力,所以或許愛情和麵包是能兩者兼顧的吧!
只是,其中一幕,讓我體會到:沒錢,愛情又有什麼用的可悲;因為爭吵的原因,就是金錢啊!
早餐時,隨手翻書讀到一段,讓我一直問的問題得到一部分解答。究竟貧富是如何造成的?
不要告訴我,是家產、職業、教育、努力或甚至是時機或運氣。
我想問的是:是什麼原因造成人類社會財富上的差距,從有文明(貨幣)開始。
答案是:農業社會的出現!
很怪吧!我也嚇了一跳;不過也沒錯,因為農業的出現,使的豐收與否,造成不同的結果(富農或貧農)。因為農業,不再需要採集或狩獵(而這,基礎上是靠個人本事和努力了)人類開始出現其他文明領域的發展,哲學、科學、政治......
只是,如果想要改變這一切,有可能嗎?
我想是不可能的!There is no turning back!
我們不可能期待這世界倒轉,回到原始採集/狩獵的時代。
從Epidemiology裡學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upstream或downstream solution。
在許多疾病上,和社經地位(Socioeconomic status,SES,通常由收入、居住環境和教育三者一起評估)相關;如果疾病像一條河流,上游一直有人被推下河裡,你扮演救生員的腳色,每當有人掉入河中,你就得去救;到最後,你也會放棄或累死;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避免上游有人被推下。
避免上游有人被推下河就是:upstream solution;而當救生員救人,則是downstream solution
那避免貧窮的方式?
之前的新聞提到,投資之神華倫巴菲特將85%的財產捐出;只是,即便全世界的富人將財產都捐出85%,這世界貧窮還是不會消失吧。
原因?這不過是downstream solution。
或許你會想到"教育"這個方式;即便,有希望小學可上,能學習識字和其他的科目,只是,當你還肚子餓,或必須爲一家(自己)的下一餐著想時,你會選擇去上學還是去撿回收換錢?
AIDS疫苗研發的困難;即便以後疫苗研發成功,那就代表AIDS會從地球上消失,而沒有人會得AIDS嗎?
前提是,那些已得AIDS的人先死光,剩下沒被感染的人,以疫苗獲得免疫的能力;那AIDS就會如天花一樣絕跡。如此,我有個很可怕的念頭,與其等待疫苗,不如將感染的人先送進天堂和做好預防措施,避免HIV病毒的感染。當然,這是一種很殘酷的事,可是,這和疫苗又有什麼不同?因為已感染的人,無藥可救;而未感染的人,要避免感染;結果是相同的,如果新的感染不再發生。
其實這和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班牙流感是一樣的(沒想到流感病毒所帶走的人數比戰爭更多),等待病毒死亡,而這其實是等於寄主(人類)的死亡。(現在恐怕要擔心的是人傳人禽流感)
沒錯,在某些議題上,你可以難過(像我看到AIDS的紀錄片一樣,差點哭了)但若冷靜下來(看Angels in America,一部說AIDS的短影集)你會知道最好解決的方式,也許,你會稱之"冷血"。
浮華世界啊!
只是,我們又處於什麼樣的世界呢?

1 comment:

Anonymous said...

Greets to the webmaster of this wonderful site. Keep working. Thank you.
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