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看了這部評價很高的動畫,只能說將近20年的片了,效果還是不輸現在的動畫,實在是很厲害!
可是看著看著心情也很沉重起來。
不知該用什麼形容詞,片中飆車族囂張的行徑,至今還是不斷上演,是導演有預知未來的能力?還是那時創作的日本社會就是如此?
學校本是用來教育的地方,但在片中,我看到的是一群被遺棄的年輕人,對於未來沒有期許、不願意學習;而身為師長的反應則更令人失望,在豪華的校長內,一排飆車族學生立正站好,個別被粗狀的體育老師打上一巴掌,而校長則是悠閒的在低頭擦眼鏡,另一位(是秘書吧!我猜)則冷眼旁觀。教育並不只有"傳道、授業、解惑"而已,更重要的是讓年輕的一輩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以及做人處世的道理!這樣的教育下,不成為叛逆、反社會和政府的人,才是很奇怪的吧!
科學家對於研究和理論的應用熱忱我可以理解,但以極端手段對待那些"擁有不同於常人能力"的孩子,是否有些過火了?(和我在看X時,有段感想很像)
在政府高層會議中,那些自以為是的政客,所表現出的臉孔,至今還是如此,不論中外,是否是一種悲哀呢?也無怪最後軍方會叛變(和之前泰國、所羅門群島到最近的斐濟,還真是如出一徹啊!)
軍人和科學家的想法不同?我倒不以為,最終目的不就是"權力"嗎?只是可能所使用的手段會不同吧!
Tetsuo是個很悲劇的人物,他的力量,主要是來自對於自身的自卑,因此當他不滿或感到自己脆弱時,力量就會突然增強。他甚至以為當自己擁有這種強大的力量而不需要被平凡的Kaneda出手相救,甚至怨恨Kaneda每次在他被欺負時出手保護,但到最後,這種過於強大的黑暗力量還是將他給吞噬,而他仍希望Kaneda能救他。
片中反政府,到處抗爭(到最後留下一片狼籍)的群眾,感覺和之前台灣的紅潮有些像(只是不知情況是有否如此糟糕就是了)能說是民主自由的好處嗎?
死到臨頭的政客,卻還在逃命前夕將股票證卷裝入塞不下的皮箱,即便有這些資產,最終仍不敵一顆小小的心臟病藥丸來的有效啊!前者也許能給他享不盡的富貴,但後者才是他真正的救命仙丹啊!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啊!
隨風而飛舞的股票,和Panic Room裡的最後幾幕很像,只是,最終,財富還是"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"。
毀滅!一個令人心動的方式改變這使人不滿的世界!
小時坐在車裡,望著外頭閃過的建築物,曾有個天真的想法,希望有天能將它們都改建成我喜歡的型式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炸了以後再重建!
最早接受到"世界末日"的想法,是在國一時的一節輔導課中,輔導老師說有人這樣預言;只是那時的我,居然有像諾亞一樣的想法(好笑吧!)
可是上高一時的物理老師居然就是提倡"毀滅世界"的人!他說他學物理,就是想要毀滅這世界(不知是真是假?反正看來他沒機會成功:P)受到影響除了他之外,就是常和我一起討論哲學的同學(她居然也是毀滅派的XD)結果高二時有承襲到一些"毀滅思想"!但很可惜,畢竟還是不是那塊料!(相較於他們倆人是惡魔的話,我只能算偶爾耍壞的天使吧:P)
毀滅的確是改變這世界最快的方式,但要重建就不是如此的容易。要炸毀一棟100層樓的建築,可能不需要幾分鐘就能解決,但重新蓋一棟則要花上數十個月。
選擇改變還是維持現狀,是件不容易的抉擇;只是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,這一刻的我,和下一刻的我絕對不同,所以昨天的我和今日的我也不同。細胞的生理狀態不一樣,大腦神經元的結構也不同。
但在面臨自身以外的世界,人類似乎是反應很慢。從工業化後的空氣、水等污染到臭氧層破洞,至今的溫室效應,在不知不覺中,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改變這世界(使這地球變糟),但只要肯改變一些自身的習慣(如多爬樓梯、騎腳踏車和走路、少用冷氣等),也許不能快速的改變氣候(變暖),但卻可以在科學研究出解決方法前延緩現象的惡化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原本要進入Art Building,卻被一群人問路,因為那條街真的很難找,(第一次上商學電腦訓練時,也差點迷路和遲到),所以就帶他們到該下去的入口再回去看電影。最近每週都會有一次被問路的情形,是怎樣?我成為老奧克蘭人了嗎?(city版XD)
看完Akira出來時,發現下起雨來,偏偏沒帶傘出門,只好以帽子遮雨;幸好建築物之間的距離都不遠,很快就能在室內避雨,正好隨手扔出該寄的信!自動門外的天空開始出現藍天,看風向,很快就會雨停,走回家的路上幾乎沒什麼雨了!
看看還早,決定帶把傘出門去日本超市買米酒!後來還是跑去超市買櫻桃、牛奶、番紅花(saffron,最貴的香料!)、雞翅和一隻現成烤雞。坐free bus回家的路上,出現一群難以置信的人,在車上喝著酒瓶快見底的女孩、抽煙的男生、一群醉兮兮的年輕人、一個手拿一雙converse球鞋的男子,因為bus很擁擠,恐怕司機也很難察覺或管,加上是free。估計我一旁坐的老先生也和我有相同的想法,只能搖頭嘆氣吧!
搭電梯到11樓開門時,出現一名說有歐洲腔調英文的男子向我借吹風機(hairdryer)說他家吹風機壞了,但女朋友頭髮還是濕的,6點有事要出門,他們住樓下一層,借15分鐘就好。進門將東西放下(他被我隔在大門外)拿了吹風機加上轉換插座給他(這裡是3插口,像這樣/|\,只是| 在比較下面,所以台灣的電器需要轉換插頭,不然就是你有本事把 || 扳成/ \囉)
將水、鹽、麵粉和橄欖油放入breadmaker,切上蔥花丟入設定好,就等它攪拌均勻給我蔥餅時,想他不該會想要騙我的吹風機吧!但想想,吹風機也不值什麼錢吧!只是如果遇上騙子,那我今晚就要想辦法弄乾頭髮了XD機器還在攪拌,聽到敲門聲,開門見到的是穿好西裝、手拿我的吹風機的男子,很好,沒有被騙走!
想來好玩,如果在台灣的你,遇到這種情況,你會借他吹風機嗎?
我是不知道會借的有多少,只是我懷疑,可能是關上門後就當作沒這件事的情況會比較多吧!畢竟,根本沒見過這個住同棟的鄰居!
加上台灣詐騙集團盛行,防人之心還是強點來的好!
不過,我好像很糟糕的一點,就是沒有太多防人之心!好像太容易相信他人了點!至少我不認為我有什麼可被騙的!
所以這也是我不回台灣的一個因素,我可能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!XD
不過,信任,是件很重要的事!
這讓我想起國中時讀過劉墉的一篇故事,寫的就是每家都裝有防盜警報器後,一個下雨的夜晚,女孩想要進屋避雨,但卻被人一一拒絕,後來一個男孩開門讓她進去,而最後,兩人結婚。有趣之處,是這女孩的父親就是研發這防盜系統的人,而男孩是因為沒錢可裝,卻娶到妻子!
所以,在人人防人的社會下,恐怕並非好事。
想像一下,老闆要防員工,員工要防老闆,那這公司還有什麼生產力可言? 老師要防學生報復而不願指正學生錯誤之處,而學生則是要防老師的的體罰?教育的意義何在?
今天正好是每年一度Coca-cola in the Park(Auckland Domain)的日子,有聖誕表演,不過今天陣雨不斷,也沒人能和我一起去,只好待在家裡寫blog;不過剛才欣賞的一場聖誕煙火!加上Bryan Adams的曲子,感覺還真不錯!
也許明年就能和同學一起去看(要畢業,不能回家),如果你在12月來的話,也就可以享受一下NZ的夏季和聖誕節囉!
Saturday, December 09, 2006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