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December 14, 2006

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

今天終於讀完了《百年孤寂》這本書,前2年就曾想讀完,不過因為書中人物很多,英文版的名字有些讓人受不了,所以讀沒多少就放棄。前些日子,意外在學校中文圖書館區找到這本書,借回來也一些日子,斷斷續續的陪我吃早餐,今天終於花了一個下午解決。
這本書寫的很奇妙,手法也很特殊,只是全書中出現最多的詞是"孤寂",正呼應著書名!
每個家族其實就如同邦迪亞家族,從繁盛到沒落、從枝葉盛開到完全滅絕;不同之處在於家族成員的性格、命運和經歷。
一直不理解戰爭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,看到邦迪亞上校發動戰爭32次,到後來,連他自己也不知為何而戰,而權利也開始逐漸的腐蝕了他,脫離了親情、沒有愛情、甚至連好友也疏離了。雖然作者透過其母(易家蘭)說他是個沒有愛的人,但我們不也是如此嗎?除了孤獨,你真的愛其他人嗎?
卡達隆尼雅智者的一段書信裡寫道 :不論到什麼地方去,都要記住往事是謊言,回憶中的事情永不復返,每個逝去的春天都不可能再來,再狂熱再堅貞的愛情,終究是短暫的。
我想這是對於往事、回憶、時間和愛情,下的最好註解吧!
因此,倭良諾的唯一四個朋友,就離開了馬康多,去旅行。
看到這章,我也理解了Kerry說我有流浪者的性格,因為其實當你看透世間一切,你會知道流浪才是唯一能使你感到安全的方式,如同邦迪亞上校在20年戰爭皆失敗後,又回到他的銀飾間打造小金魚。
只是礙於現實的束縛,不然我想我也會就此浪跡天涯吧!
孤寂!是身為人的快樂也是痛苦,如果你能享受它,它將是你快樂的泉源,如果你看不透世俗,那它將是穿腸毒藥。它將偽裝在其他的事物裡,愛情、親情、友情、名利、嫉妒、仇恨、恐懼......
也許,直到生命最後一刻,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清楚它的面貌;為此,人們痛苦、汲汲營營去追求它,而最多是被它的偽裝所迷惑,而終此一生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昨天看了Tokyo Babylon,第二部分很熟悉,今天想起好像真曾在電視上看過;如果我有post-cognition的能力,不知會如何?Pre-cognition是指預知,post-cognition則是能看見(感受)已發生過的事,只是那也不見得會是好事;也許最終,會承受不了如此多的歷史和悲傷吧!
時間,的確是很可怕的東西,不論是曾繁榮一度的城鎮、家族,最終還是只能留下歷史(有些甚至沒有)供後人憑弔!
所以爭什麼?恨又有何用?愛又能做什麼?
我想我理解為何我喜歡"獵人"了!原因是我羨幕小傑的爸爸--金,能夠走遍世界、做自己想做的事;另外則是欣賞小傑天真的心性和他與奇犽的友情,兩人一起踏上尋父之旅,看這真實的世界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讀書到一半,電話響起,要做旅遊問卷調查,嗯,ok。
突然驚覺自己根本除了奧克蘭以外,沒去過NZ的其他地方!甚至說我的活動範圍根本侷限在CBD而已XD
好不容易讀完,才合上書,電話又響起。原來是老媽,問我何時開始上summer school?只好不厭其煩說是1月4號(感覺已經回答很多次這個問題了),那如果她趁這段時間來NZ玩如何?可以啊! 原先她就打算春節過年時來,只是不巧我2月14考完試,26號就開始新學期,這樣就不可能陪她一起跟團玩,再說那時的團費據說非常貴! 哈,結果沒想到從現在到過年的團都爆滿,即使是花費十幾萬也一樣XD那等4月的春假吧!至少價格不會那樣貴,而我也有2星期的假。只是,不知會否如此順利? 畢竟能有人出錢,雖然是跟團去玩,能免費到南島看看也不賴!我看還是先將要的東西託Chen和她媽媽帶好了。
真難想像,12天(扣飛機時間,只有10天),要把NZ玩玩,實在有些走馬看花吧!
熊和小淳來2星期,除了4天出奧克蘭外,其他都在市區晃也還覺得沒玩夠(確實是如此,有些熱門觀光客必去的景點沒去)那10天要南、北島玩透,有些不敢令人期待!
小時後出國,都是跟團,只是方便歸方便,彈性就不足了;更別說現在我愛玩攝影!
不知究竟他人對於出國旅遊這件事想法為何?至少現在我認為主要就是要脫離在自己平常的生活,去看看不同的世界、拍不同的美景、獲得新的感覺。
所以依我說,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每個地方,邊工作或學習,待上一陣子(可能從幾個月到數年),當厭倦了這個地方後,就像遊牧民族一樣,尋找下一個水草;只是不知未來能否做到?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