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是我想寫,卻又不想寫的。
但因為今天高中同學突然說了這件事,那我還是誠實以告吧。
復活節假期開始,我就在想是否要改唸會計當CA(Chartered Accountant)或CPA(澳洲會計師執照)的事,可不能說我很喜歡會計,加上執照要畢業後工作3年才能考;至於能否進入Big five(主要的會計師事務所)實習,是一件完全未知的事,因為就老師報知的機率,只有1%,即使薪水是NZ GDP的2倍=>6萬紐幣起跳。而3年後的身價,更是嚇人,平均時薪是NZD$220,算算即使一週只工作10小時,年薪也可達10萬紐幣以上。
但是...
我不想幫人查帳、對數字,也不想放棄經濟。而且CA每年都還要被考核和再考試,似乎很麻煩;加上雖然有Commonwealth countries的認可,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制度上的一些不同之處;要執業的話,在當地還要加考一些考試...
突然想起Cindy媽媽說的金融執照,查了一下,CFA(Charterd Financial Analyst)是我可以在大學畢業或最後一年就可考的,只是要連續考3年,共有3關。 每年全球超過90個國家10萬以上考生,合格率有看到50%,也有寫34%的。而CFA的平均年薪更是嚇人,約是20萬美金(我並不希望一開始就有這樣高的薪水)。
當然,錢並不是我考量的第一要點,主要是我希望畢業就能有工作可做,而NZ目前只有152個CFA,所以即使4年後,也不可能暴增到哪去。因為是美國的考試,但全球認可,代表以後若想要到處邊玩邊工作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加上我還蠻愛玩預測和分析這件事,所以即使告訴我要每天工作12小時,也不會是問題;而且能去參觀工廠! CFA工作3年後,可以考CFP(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)。
這學期兩門生物上下來,並沒有想繼續唸的熱情;而上星期三收到"遲遲不到"的管理考卷影本,哈!查了講義,才知期末考有最低分數限制,差3分被穩當! 在這樣下,原本的預定課程表,完全打亂,所以乾脆直接放棄Science degree專心修商學院的東西;而且若我繼續修雙學位下,很多CFA考試的東西會無法上到(像國際貿易等),光是報名費一次就快1000美金,考試定要一次就過;因此與其散費心力唸沒用的理科,不如專心增強自己的商業分析實力。
最可怕的,應該是我發現總經(macroeconomics)的考試分數,居然差4分100XD拿回來看,好像還少給我一分-_-
因為我根本沒花什麼心力在上面,真正考前複習也不到2小時XD
那與其如此,的確該將心力專注於能以最少投資,卻得到最高的回報之處,不是嗎?
人有一種傾向,只要是回報越高的行為,你就會一直重複,直到回報消失或沒有那樣高;一種positive feedback! 而會避免被處罰或吃力不討好的事。
我做決定的思考方式,是用sunk cost,也就是即使我花了3年唸理科的時間、心力和金錢,都不該是我決定的考量,因為不論如何它們都不能換回等值的價格(時間追不回來,學費要不回來);因此,要想的,是放棄或繼續Science degree各所帶來的優、缺點。
-放棄-
優點:
我可以專心金融和經濟,上課時間變少(因為沒有實驗要做)
能夠讀其他書的時間變多,可以去旁聽因為學分數限制下,無法修的科目(會計更高階的財報分析、國際貿易、商業法的稅法)
提前準備明年12月CFA的考試
下學期就能解決大一商學院的核心課
成績好可以申請金融或經濟的研究所(這裡成績達B以上,可以唸一年的Honourous,然後再一年Master,外加獎學金、改考卷或當tutor或三者兼具,而這裡研究所除要寫論文外,還要上課)
學更高階的金融或經濟。
缺點:
畢業沒有2頂帽子
-繼續-
優點:
享受到實驗室的樂趣(?這點很難說,有時實驗是種痛苦a pain in the ass)
學到如何做cheese & yoghart( 因為下學期有一門是食物微生物學)
玩恐龍化石(據說要測骨頭密度算體積)
學到南極生物的樂趣和知識(其實這是一門沒有實際上課、也無實驗的生物,完全靠自己讀講義和寫報告)
畢業有2個帽子
缺點:
延後原先預定的畢業時間
可能無法專心準備CFA和拿好成績申請商學院研究所
要寫討厭的實驗報告
這是目前我所能想到的,但看看,似乎放棄勝於繼續,而且放棄science可以在CFA考試上有加分處,但繼續唸卻無法。
與其如此,即使我只剩幾科就可以完成science degree,但卻根本沒有太大意義,不是嗎?
反正我之後的工作和它沒有太大的關係,而且我就算想繼續唸關於生物的東西,自己讀不就好了嗎?因為即使是老師們,他們也很多不過是照別人的研究講而已。
因此你所要考慮的,不是已經花了多少錢和時間在現有的學位上,而是要分析出,繼續和不繼續的優點和缺點。
兩星期前的今天,去上4點的總經,正好教室在Ngoc的隔壁,等她下課,聊了一下天(其實我晚近教室10分鐘:P),和她說到管理被當、想放棄science等等,她也說出她去年有被當的一科,而且害怕這學期的微生物會被當(會影響下學期她的必修食物微生物)那就要延畢了。她其實也很徬徨,不知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。居然提起算命說我會賺很多錢的事(她的記憶還真好,我何時告訴她的?)我笑說,等我爸媽的財產會比較快;可我不喜歡這樣,即使是當他們的財產守門員+投資者;我最大的心願是靠自己賺錢,然後 playing around(花天酒地?!) 不,我要附加說明是去到處旅遊啦!
我晚進教室,卻發現老師根本沒有進度(他幾點上課,上了什麼?) 居然我到後,才真正上進度(等我嗎?)
回家後,又走11層樓梯出門(電梯沒壞,只是我常沒事時,會選擇走下樓,看看風景和想事情),意識到,其實如果能夠以5年以下的時間為現在做改變,但卻換來未來40~50年(或說之後的人生)快樂的生活和優渥的工作,那為何不做?
重點不是過去花了多少錢和時間,而是未來該如何!
如同男女之間的關係,難不成因為兩人在一起久,就必定要一起成家、生小孩?
例如遇到一個有暴力傾向(不論是身體或言語上)的另一方(不論是男或女),因為兩人在一起時間久(不管是什麼原因),就必須這樣繼續一輩子嗎?
誰規定的? 只要當認為缺大於優,而邊際(marginal)的快樂等等,已不值得繼續,當然就要趕快結束!
人生苦短,重點是要活的快樂。
錢不是一切,但沒錢你什麼都不是。Money is not everything, but without it, you can do nothing!
所以問我的意見,只要你高興就好,不要在往後的人生留下遺憾就行。
問我後不後悔花這樣多的時間和錢在science上? 我不會後悔!
因為我和完全只唸商學院的人完全不一樣! 金融專業的部分大家都不會差太多,但我懂得很多醫學、生物等領域,是沒有辦法被取代的。他們可沒有實驗室的經驗(解剖動物等),哪天,有認識的生技公司要臨時找幫手,我也可以上場! 接下來就是,我懂得生物領域的術語,比較好溝通,要看藥廠的新藥研發計畫成功度、可以賺的錢和市場大小,也不容易被哄騙,能做出比較客觀的分析判斷。最差,至少我知道該吃什麼才對、即使自己生病我也能知道要吃什麼藥、何時吃!
凡走過,必留下痕跡。 即使放棄所學,投向另一科專業,它也還是會與你同在。
男怕入錯行,女怕嫁錯郎。
但現代是人人都害怕入錯行、怕找錯另一半吧!根據研究數據,其實超過半數的人都入錯行XD
所以,做你想做的吧!
Monday, April 16, 2007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