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在昨天看Bones時,發現的另一個節目。
非常的實用和有趣,因為它將人以為或科學證明的食物功效,在節目中找人做實驗驗證。
迷思一:排毒餐有加強身體排毒的功效?
哈,實驗結果,可要大失所望;不過結果和我預計的一樣。 答案是:沒效! 原因?身體的解毒器官是腎臟和肝臟,它的代謝效率基礎上是固定的;所以,即使吃了一星期全素食(蔬菜和水果,不喝有咖啡因的飲料,沒有巧克力、麵包等等)實驗結果和另一組正常飲食的人是一樣的。
迷思二:每天一定要喝2公升的水以保持皮膚水分?
又錯了!其實食物就是很好的水分來源!一份瘦牛排居然65%都是水分!所以,口渴時喝水就好了。至於是否只喝茶和咖啡會導致皮膚水分流失而變乾燥?答案又錯了!其實沒差別。
迷思三:喝紅酒有助心血管?
其實,喝完酒後血管比較有彈性,是酒精造成的(不管你喝紅酒或伏特加);但喝葡萄汁的效果可比喝紅酒或伏特加更好。所以,喝葡萄汁吧! 因為酒精會致癌。
迷思四:吃深色蔬菜,如:菠菜,有助視力?
這是對的,因為深色蔬菜中的lutein成分會保護眼球裡macula免於UV的損害。 所以,至少每週吃一次菠菜或奇異果等深色蔬果! 不然就偷懶去吞lutein的補充錠吧!(這我高中有吃,沒太大的感覺;但在NZ的強烈陽光下,我想,恐怕只有太陽眼鏡是不足的,雖然我的鏡片感應到UV會變色)
迷思五:吃草莓或藍苺有助短期記憶力?
這結果不是很明顯,不過因為兩者有豐富的抗氧化素和維生素,多吃總不會傷人。
結論: 每天的飲食裡,五顏六色有助健康!
讀到這篇文章,讓我對於之前經濟裡提到外貿和農產品的問題,老師抨擊各國對於農產品進出口的愚蠢行為(關稅壁壘、政府補助和種種限制),直想到和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裡一樣;但我仍在"品質"上有所疑慮(估計是看了"美味大挑戰"的影響;進口的大豆會噴上藥劑等等)。
當然沒錯,消費者總是希望產品價格越低越好,但就另一方面來看,品質也是一大影響價格因素。
基礎上這樣來說,低價品不見得品質會不好;但高價品的品質總不太可能過劣。
(買碗經驗談,買過5個碗,第一個碗價格很便宜,是白瓷也很薄,但沒多久邊緣就出現缺口;第二次買的兩個碗,雖是特價買,但價格夠吃上2個6吋subway;約前兩個月買的另外兩個碗,價格是一個麥當勞套餐,但不到一個月,碗就出現缺口了。 一直在尋找很好寫的自動鉛筆,國中時,買下一隻Pentel全不鏽鋼的自動筆,之後又買了它的另一款,價格在當時可以買上至少4隻普通塑膠的自動筆;結果,接近10年了,這兩隻筆除沒筆心外需要換,一切正常。也許,該去找隻很好的墨水筆?)
所以,很多東西(特別是耐久財)選擇貴一點是有其價值的。
食物有時也是,中國成為一大出口國,但品質的確令人存疑;更別說常看到黑心食物的報導了。(所以,我連米,都選澳洲米:P;中國進口的米,的確會發現石頭!)
只可惜,像中藥材等等,是沒有選擇;不然,我也寧可付多些錢換更好的品質!(為何沒有"有機"中藥材?)
搏君一笑:
紅麴不但能降低人類的膽固醇,還能將低雞蛋的膽固醇!
但是雞蛋又沒有嘴,如何把紅麴吃下肚?
猜猜吧!
答案,下回分曉!:P
Tuesday, May 15, 2007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