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六月的第一天,正巧是學期的最後一天。接下來的24天,我要當個考生,準備期末考;先考的是2科生物,原有隨他們去的念頭,但想想如會計老師說的,每堂課都去上,實驗做了、報告也寫,考試和作業成績都不差,何苦讓它被當,即使到手的學分與商學院畢業無關;想來我考完後,就可以將生物部分的腦袋給燒毀,專心裝進會計、Game theory和總經即可。纏繞我心頭的一件事,也算落定,只差最後幾道手續了。
收到了你的信(這次好像不到一星期就寄到了),有很多感觸。
附上的貼紙,寫著: Time difference makes us different.
我想,雖time difference直譯成中文是"時差",但何嘗又不是"時間上的差距"呢?4年後的大學生活,和4年前的高中生活。
我能理解你完全不想回家,畢竟我有很深的體認;我媽老在我上次回台灣時,抱怨東、抱怨西,說我不唸書(誰會在放假的時候還唸書?我買書看你又挖挖叫的,不如在書店練腳力;連看電視也成為我的錯,你究竟想怎樣?)、還為了要學開車與否大吵一架;最後我為求清靜,乾脆一人住在另一棟公寓。那次的經驗,讓我醒悟,我再也不願回台灣,更別要我稱它做"家";未來即使回去,我寧可是因為工作短期的商務行程,而且我會選擇去住飯店。
與人相住同一屋子,即使是親人,問題也是無限的多。Cindy也曾寫的一封很長的e-mail抱怨。
我所幸運的,是我姐很早就不住家中,而我則是醉心於書堆裡,和學校課業打交道只為升學,自然,父母沒有太多管束。
但當你一但經驗過一人獨居的生活,隨心所欲後,再次回到父母家中(即使哪地方是你成長之處),感覺就是不對勁;加上我一年裡2/3的時間都不在,突然出現,生活相處上倒成為一種痛苦(更別提我習慣NZ的生活了),即使住著,也確實感覺還不如去住飯店來的舒適,至少,飯店是我付錢得來的空間。
記得讀過,越是親近的人,反而會變得不尊重對方,到最後演變成仇人。(這是有些誇張了)但,我想也確實是;因為住在一起,以為對方要和自己一樣體貼(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人),但不幸的事實卻是與願相違。 這也是,我星期一和Neha說到: If you are not considerate then you hurt someone else. But if you are considerate then you are hurting yourself! 不貼心的人,傷害他人;貼心之人,到最後傷害的是自己;那究竟要傷人還是傷自己? 所以最後我選擇,誰也不傷! 一人獨居就解決這困境。
目前為止,NZ還未下很多雨;氣溫雖降低不少,陽光依舊,湛藍的天空,紫外線仍很強,眼鏡一出門就變色了。我也不喜炎熱悶濕的夏季,更別提2004年9月回去,我尚未經歷真正的夏季,就喊吃不消,所以是注定無緣吃到你親手所做的菜餚了(即使往後吃到,也不會是在你現在所居之處);加上我25號才正式考完(那天是經濟老師的生日!今天他自己說的,不過年紀,是我們數字的相反鏡射),加上目前還有一事務要做最終處理加上找新居搬家之事,是暫時無法脫身了。更別說,7月16我又開始新學期了。
有時想想,不知當初抓你到我家唸書,是否是錯的?因為沒我這樣做,你或許會有和今天全然不同的結果吧!罷了!事後話無用。
而我若待在台灣唸大學,恐怕,現在的我又會是另一個我吧!
台灣讓我有種很焦慮的感覺,不是政治上而已,而是心靈上;會使人的物慾變的強烈。所以,上次在台灣的近3個月,我也出現失眠和睡眠品質不好的情形。即使我根本沒有熬夜看電視和上網(家中沒有網路,只有我爸公司有,而下了班後,我也只能偶爾看看電視而已)。至少這是我在NZ待4年了,都還未出現過的症狀。在這幾乎躺在床上就睡死了。
我不知小淳和熊去年來時,是因坐11小時多的飛機加上時差疲累的關係,所以第一晚幾乎睡了近12小時,還是這裡讓人特別好入眠?
一人生活,規律確實很重要;如同放復活節假或這幾天不需早起上課和有些課結束不用上,造成一天只有1堂課的情形,真是不知該做什麼好? 即使你知道有書該讀…
生活要有重心的確能強迫有規律的生活(不論是工作或唸書),但人生有些時候,隨心所欲、無所事事也是一種體驗;至少,我認為若做事沒有效率的繼續硬撐著做,不如好好放鬆再用高效率做。但我認為,對於該事物是否有很強烈的求知和想做好的慾望,也是不可缺少的原因。
前兩天晃到Queen St.逛書店,意外發現居然有家書店有中文書區,雖不多,但又讓我看見"男/女人一生該做的50件事"這種書,隨意笑著翻翻,兩者要做的事約有80%是雷同的,但先讀到男人該至少學會一種樂器,我也心有同感(很想念我的小提琴啊!乾脆讓Andy媽媽幫我帶來好了,雖沒有大師的水準,偶爾想拉拉也不至被人投訴吧:P);至於大哭一場,我倒是時不時的會做;很早要去旅行,我也早是那旅客吧!只是,現在要一人去旅行;高中時就想學義大利文,4年後,仍無動靜,只怕等我學會,去義大利只能拜見Umberto Eco的墳墓了,Italo Calvino則真只有墳可見了;而我崇拜的福爾摩斯,又不可能相見?誰是我一生定要見的作家?拜見墳墓會比較容易些吧!
前些日子,我突然想起15歲時(國中畢業典禮我落跑)站在黃石國家公園,看著前面平靜的深藍湖面(是高山融雪水)、遠處深綠的高大樹林、湛藍無雲的天空、腳下踏著灰白的空心大樹幹、微冷的風吹拂過肌膚,那種很平靜的感覺,想著若是一生心境皆能如此該有多好?沒有功名、沒有利祿、沒有親人、沒有身分、沒有種族、沒有性別….我只是那個想和鷹一樣,展翅隨風而飛的我…
在台灣,我絕對無法在過年期間,一人隻身跑到一小島上亂晃(其實是一座很大的島,開車也可到),空無一雲的湛藍晴空、搭著船、站在甲板上、迎面而來強烈的海風、腳下的白浪花,所謂乘風破浪,即是這種感覺吧! 一時間,我也想當個水手了! 波光粼粼,我以為是無限星星掉入海中所發出的動人光亮。
寫寫又離題了,總之,我想生活定有要妥協之處,不要帶著壞心情以對,反正,當下在乎或生氣,幾年後也不記得了,又何苦呢? 像我就將我媽的抱怨左耳進右耳出。理性一點,先講理,定規則,若無效,再好好大發一 頓脾氣,也無人能怪你。 常常發威,就如同"狼來了",最後效果總是讓人不痛不養;偶爾發發飆(我就是,住在這也3年了,我從未抱怨什麼,但一但我認為過分了,沒有好好刮他一頓是不行的!)別人才不會當你是隻病貓。人生與其苦著臉度過,不如每天笑臉以對;與人為善,最終有益的人還是自己。有些話,忍著些;但有些話,該說出口還是要說,別覺著彆扭,哪天當你後悔當時為何不說時,就太晚了。誰知,下一秒,會發生什麼事?
你知為何會送你那本書嗎? 是因為我自己看時,也神往其景,幻想自己身在其中,心情也好很多、放鬆不少;這世界,有我無我,它依然運作,人的歲數終不敵植物,又何必爭那一時;人生只要做到自己無愧於心、沒對不起他人,快快樂樂的過就好了。
我可不想過著,做了壞事(例如:挪用公款或客戶的錢),提心吊膽會東窗事發的"富貴"日子。
錢多錢少,都是一煩惱;但很多事,沒錢也能做,且是金錢買不起的:平靜。
你已經很不錯,至少,搬家有家人幫忙;待在同一塊土地和時區上,即使交通來回也不至於像我要耗上一日在飛機上、有弟弟們可教、到書店能讀我想看卻無法得的書、過節有粽子、月餅、柚子、年夜飯可吃…就當做和家人間的摩擦,是你前世欠下的債,這輩子要還吧!
還有我,可以和你通信、為你提筆、寫文章、挑禮物;有多少人的情感能如此?即使兩人的空間距離是零,兩顆心的距離卻比我們11小時25分的飛行更加遙遠。
當你永遠只被負面情緒和觀感所籠罩,世界自然是如此。若從相反面來看,又全然不同了。
大太陽,很熱、怕曬黑;但它卻是萬物生長、發電的來源。下雨,很麻煩;但沒有水可用,作物乾旱而死,又好了嗎?
和家人相處,很煩;但想想,哪天這場景不再,你又高興了嗎?
凡是都是你如何選擇(因),而造成的果。沒人可怪,反悔無用;重要的是你學會下次的選擇要更小心和謹慎。
身於何處,有所限制,無奈也;心之所處,無所限,任翱翔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