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現在與勤勉相對的已經不再是怠惰,而是「不變」。持續變化才是這個時代所要求的「勤勉」。
2.「跑之前先停下腳步思考策略。」唯有動腦,才能讓「腳」活起來。
3.有能力成長的人,並不是沒有走錯樓梯的人,而是在察覺走錯樓梯時,能夠毫不猶豫馬上從身處的階梯上飛奔而下的人。
4.在思考之前就先認定「不可能」,會失去「常識外」的未知可能性。
5.任何投資策略,相較於眼前一步棋的賺頭;還不如在三步棋之後回收利益的勝算較大,回饋也多。
6.有意識的花錢是重要的。
7.有價值的花錢法,要考量的不是歷史或是感受的輕重,而是「效果好壞」。
8.讓自己的人生過的滿意,就必須用有不受常識、他人或社會標準干擾,屬於自我的主軸。
9.人要活下去,最必須的不是錢,而是有能力在需要用錢時創造金錢。
10.變化,就是捨棄過去擁有的,再去接受新的事物;人的執著越少,活得就越快樂。
11.遇到要不要做的問題,只要是新的事物就要做。如果問題是要不要繼續,現在做的事,只要是過去延續到現在,就不做。
12.不願改變的人,這種人常常會用「傳統」或「文化」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。
13.曾經覺得相當重要的東西,一旦放手之後,就會意外的發現自己:「怎麼會在意那種東西!」
很喜歡去Dymoncks書店待的原因,除了他們有中文書可讀外,就是音樂放的是古典樂。
這本書,真是及時說出了心中很多想說和要找的答案。
變化真的需要勇氣,不論是轉換所學習的科目、改變髮型、習慣、衣著,到搬新的住處等等;只是在這很短的幾個星期,我就改變了很多,先是剪短頭髮(這兩天和認識的人見面,他們都被嚇了一跳;不過,看來,頭髮剪短的很不錯)、接著因住處"青黃不接",住了幾天飯店,然後是暫時的新居;接著是整個生活習慣的改變(出門和回家路線到購物等等)。
昨天和Lucy約好一起買講義,然後遇到她認識的人;一聊下,居然說我選的雙主修組合很怪,通常都是經濟+會計或會計+金融,我則是經濟+金融;還附帶評論學校金融系的老師都很糟(相較於會計系下);只是,現在也不想再改了,一切等上金融課後就可揭曉。
雖說課表很閒,卻自做主張要去旁聽國貿、稅法和進階微積分(這真是先陪Lucy上,我summer school才要修的);然後是一堆書要讀。
說不定,之後除了學習投資外,還真要加上出點子的工作了。
嗯,忘記還要去加入社團。
可惡的老爸,讓我錯失當百萬富翁的機會;還要我去找出值得投資的便宜股票,你以為說要我找就可以找得到?
3 comments:
還好我沒急著回信給你:p
妳要加入什麼社團啊?感覺你會玩社團是件很奇怪的事XD
圖書館的電腦可以用MSN卻無法傳訊息
而且我要去上工了
改天見
也沒要你急著回信啊!
本來想去學西洋劍的,因為是在晚上作罷。
加入社團是為了要鍛鍊自己的能力,反正商學院實在太閒了。即使算來有7門課也一樣。
而且社辦也是一避人去處啊!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