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August 25, 2007

短缺經濟學家

突然今天早上腦中想起昨天教授在談話結尾時說到的一句。

當然,如果你學過基本的經濟供需理論,就會知道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是,經濟學家的薪水不低!

當我決定學經濟時,有很大一部分,也是我覺得相較之下(和生醫),覺得經濟學確實被人漸漸的不看重。(記得國中畢業去美國玩,團中有3個男生剛考上大學,皆是準台大生,有一個就是經濟系的,當時眾人不知經濟系念些什麼,我想他自己也不知吧!偶爾會被拿出消遣一下;沒想到今天我就是念經濟系的XD可我可以明白告訴你,經濟學主宰我們的生活!因為經濟學就是研究人如何做決定!當你決定要繼續或不要接著看這篇文章時,就是經濟學的範疇了!當然通常經濟學喜歡和錢扯上關係!因為其實當你在看這篇文章時,你也在浪費錢,除了電費、網路費外,就是你的時間! 因為時間價值不定,所以用錢比較容易算;當然,在算生產時,實際單位也是一種算法,例如幾公斤的米之類的)
如果你想的長遠些,遲早在現在學界和業界有名的經濟學家們,會在我畢業後的20年要陸續退休,那時的我,正處於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的階段,如果我這一代唸經濟學的人不多,到時就會出現人才斷層。我雖不敢說自己到時會是什麼名牌大師,但我所累積的經驗和學養,應該也不會太差,即使比不上前輩,無可奈何下,也只好頂替上場。

突然間想起讀過,要選就該選冷門科系,這樣反而未來比較有保障(當然,如果本身也懂得時下熱門的知識是最好的)。
這該用供需理論來解釋,而事實上,也錯不了。

因為上商業法的教室接著大一唸的器官學,有幾次在外頭等近滿堂的學生走出教室,我看著魚貫走出的學生(該稱學弟妹,不過國外沒有這種制度),我在想著當中有多少會被選進醫學院,又有多少人會和我一樣轉主修或學院,甚至換一個學校,又有多少會繼續唸生醫?當然數字其實我了然於心。

與其撐著下去(hang on),不如換個新開始。

今天管理課,老師說到,UoA的商學院最好,要唸醫學院或科學該去Otago University。

突然想起在高中最後一學期時,生物導師問我要選唸哪裡,因為懶得去基督城,所以沒申請Otago University(因為從IELTS到入學考試成績,我可以隨便填NZ任何一間學校和科系;只是懶惰的我,根本不當一回事,居然只填UoA,想來還真冒險,若被駁回,我就沒大學可唸了!只是,若真去Otago,說不定我就不會改唸商學院,很可能會去念醫科;是幸?是不幸?)
只是提到,top student的論調,說頂尖的學生可以去其他國家的頂尖大學唸書(還加附獎學金);只覺得不是我的論調。

經濟雖然是我喜愛的一科,但我卻從沒真正很認真的讀(至少,在上星期六看過Lina的唸書方式後,我覺得自己是個非常混的學生;我只會將教科書該讀的地方讀過,做下重點筆記,到考試前的幾小時,才會認真翻完一遍上課的講義和筆記;她可是比我小六時被注釋還努力,在默寫、默背XD我想,這種程度下,若沒有各科都拿A以上,那真的很奇怪)可能這是我一直唸書以來的壞毛病吧!因為我總認為這世上最重要的的東西除分數和課本知識外,還有很多很多。所以我能可花很多的心力在其他事情上,而書本成績,過得去,我高興念就好。

和她說到未來和家人的情感,她只問我不會覺得以後如我所說的生活(3-5年在一個地方邊工作邊玩,之後換下一個地方)不會有"倦鳥歸巢",想要有自己家的時候嗎?
那是因為她是獨生女,不會理解有兄弟姊妹的問題,也沒有和她人一起生活當室友過;不然,最終你還是會體會還是一個人來的好!

反正,印象中,我就和家人不親近,而我也自有一套對待親友的理論。
說了,她其實也覺得沒什麼不好。

人生就是這樣,你選擇群眾,就必須捨棄孤寂;你選擇在親友和熟悉的環境生活,就不會有獨立和新的生活體驗。
如同經濟學裡說的,trade-off,就是如此。
你選擇多工作一小時,就必須犧牲一小時的玩樂和親友的相處時間......

我不想去過於依賴任何人,然後落得被背叛或離棄時,要非常的痛苦;所以還是冷淡些的好。
不想被其他人佔用自己的時間,所以朋友還是選擇性的熟識就好。

我是個過於自我的人吧!反正,這是我的人生,即使和父母、親友有所關聯(interdependent),但卻不是絕對和完全。如同數學上說的,兩個圓相交有重合的面積,我也不同意這兩個圓會完全重疊!有部分,但不是全部。至於要面積重合的大小,還是我掌控。
即使是自己最親密的朋友、親人到伴侶,即使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,甚至睡在同一張床上,你還是不能說兩者完全重合!
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人本來就一直是孤獨一人的!
當你第一次上小學,走進陌生的教室時,即使父母在門外不捨,你還是一個人坐在那個位置上;當你第一次申學考時,即使有父母在考場外陪同,有一些同學和你在同一考場考試,但還是你一個人面對考試、作答......
人生就是如此,不論你有多少親友、和父母朋友的關係有多要好,最終面對一切和作決定的還是你,因為這是你的人生!
越早體驗一個人,領悟天地間,最終還是只有自己一人的想法是最好。不要老是冀望有他人的幫助,因為終有一天那些人也會不存在.....

No comments: